📢法拍好丘碎碎念💬
📰新聞出處:自由時報 記者張瀞勻
內文節錄:
『 根據 財政部 統計資料庫顯示,7月全國個人的 房地合一稅 收29.2億元,創下2016年房地合一上路以來的新高,其中7月單月以 高雄市 的稅收5.7億元居六都之冠,房地合一2.0上路前的確出現一波轉手潮,累計今年前7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121.2億元,已經比2020年全年的119億元還高,全年累計冠軍則是台中市,這也反映市場過去幾年房價出現明顯上揚,今年短期交易後帶動房地合一稅收走揚。』
雖然標題看起來頗有向賣方叫陣😤的意味,但內文其實也嗅得出來,何以目前的房價📊📈總是讓首購或換屋的人哀鴻遍野。簡單說,主要就是資訊的落差。
如果不是長期在房地產市場的人,一開始接觸的時候,純粹以自己的想像,或者是身邊親朋好友的買屋經驗作為準則,因此當開始看房🏠時,通常會發現房價似乎跟想像的有落差😖。說直白一點, #吃米不知米價。當然這不是買方🙅♀️的錯,畢竟不在這個市場,熟悉度必定低於 仲介、 代銷 甚至是投資置產的人。
所以 #資訊的落差造就財富的落差,因此熟悉市場📚,並不一定是單方面接受資訊。身為一個買方,自己的出價自己負責,而不是去抱怨這個市場。所以你當然可以拒 法拍 於門外,因為被灌輸的資訊📰📺就是麻煩複雜又有 海蟑螂 占屋這些狗屁倒灶🤣的事。偏偏這些報導的提供者,對於你買屋時的價格,也不會負半點責任。
細思極恐的是,買方2%賣方4%的仲介服務費💰,在目前市場已不復見,常常是賣方對仲介說要【實拿】多少金額🤑。表現出來的正是,手頭上有貨的人💪就能左右市場價格。
因此,這房地合一稅,最後會轉嫁到誰的身上❓
自住,沒有買貴的問題。✅
優室法拍好案👍:https://uhomes.com.tw
FB粉絲團👍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icechiu